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是今年CSCO会议的热门之一,不仅会场多、专家多,而且每个会场都是爆满,大家对乳腺癌研究的重视可见一斑。今年CSCO的乳腺癌专场不仅介绍了目前国际前沿的研究状况,传递了2014年乳腺癌取得的新进展,而且有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交流各自研究领域研究,甚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更特别的是,还有一批年轻学者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抗乳腺癌事业的薪火相传令人欣慰。
在徐教授眼里,今年CSCO乳腺癌领域最让人关注的焦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亮点一:热度不减的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乳腺癌靶向治疗主要集中于HER-2信号传导通路。抗HER-2靶向治疗,除曲妥珠单抗外,现在出现了一批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帕妥珠单抗、T-DM1等。此外酪氨酸激酶(TKI)抑制剂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与拉帕替尼相比,新的TKI抑制剂疗效更好。另外,针对PI3K-mTOR信号传导途径的抑制剂也已经进入了临床研究,多种新药处于研发中。mTOR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优于单药内分泌治疗,可以克服耐药性,与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时疗效也优于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有可能克服曲妥珠单抗的耐药。
亮点二:CDK4/6抑制剂。今年会议上有多位专家提到了这方面的进展。研究显示,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CDK4/6抑制剂联合来曲唑比单用来曲唑效果好,将无进展生存期(PFS)从10个月延长到20个月。这也是第一个证实CDK4/6抑制剂可以用于转移性乳腺癌、且有很好疗效的临床试验,开辟了乳腺癌治疗的新途径。许多公司都在开发这类新药。
亮点三:PARP-1抑制剂。PARP-1抑制剂最早尝试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但临床研究结果多为阴性。现在认识到三阴性乳腺癌不是一个疾病,而是包括了很多亚型的一组疾病。不同亚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反应不同,如BACA1、BACA2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应用PARP-1抑制剂后效果较好,可能还有其他亚型也会从该药治疗中获益。因此,未来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可能会有所突破。
亮点四:疫苗。长期以来,免疫治疗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但从去年起,许多学术会议上都有疫苗的研究报道。免疫治疗再次受到大家的关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疫苗治疗有可能延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大部分研究还处于I、II期研究,仅有个别处于III期研究。而且疫苗对于早期患者是否有效,大家拭目以待。
亮点五:国内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今年会议上有许多医院医生交流经验,包括国际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解读、国内多中心研究结果报告,如维持治疗结果、三阴性乳腺癌多中心研究、单中心研究及基础研究结果等。这说明我国乳腺癌的临床、基础研究水平,尤其是临床研究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国内论文报告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专家进行了点评,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在访谈最后,徐教授简单介绍了我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了我国乳腺癌的诊疗水平。我国乳腺癌的流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发病率高。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的肿瘤,我国也不例外。虽然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40/10万对比80/10万~100/10万或以上,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此患者绝对数量很多,约有20万例,与美国乳腺癌病例数相当。
②发病率持续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导致很多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增高和恶性肿瘤,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大肠癌。
③死亡率有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以及早期患者比例较低(见下),治疗效果差有关。
④早期患者比例低。欧美国家I期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占50%~60%,日本、韩国为40%~50%,而我国仅为20%。早期乳腺癌比例低的原因有几点:筛查不足,许多国家乳腺癌筛查为每年体检常规检查,但在我国通过筛查发现的乳腺癌比例较少,大部分为发现问题后才来就诊。疾病意识有待提高;大部分非专科医院、基层医院治疗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