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CSCO指南会将于4月21—22日在广州举行。在大会前夕,《肿瘤瞭望》采访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CSCO-UC)秘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崔建教授,分享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的更新亮点和特色,尤其是早期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更新内容。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CSCO指南会将于4月21—22日在广州举行。在大会前夕,《肿瘤瞭望》采访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CSCO-UC)秘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崔建教授,分享2023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的更新亮点和特色,尤其是早期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的重要更新内容。
01
《肿瘤瞭望》:从首版CSCO-UC指南发布至今已有3年,您也参加了指南的撰写和更新,能否介绍一下您眼中的CSCO-UC指南特色?
张崔建教授:一部指南确实需要拥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指南能够影响临床实践的生命力所在。在泌尿肿瘤的国际指南中,EAU指南可能偏向于外科治疗,NCCN指南侧重于内科治疗,而CSCO-UC指南则结合了外科和内科,乃至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特色。我们从指南编写专家的阵容即可见,有来自国内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
另外,指南的撰写需要考虑一些中国的临床特色,比如医疗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治疗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治疗操作的接受度等。一些在国际指南中比较激进的诊疗推荐,放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可能很难推而广之。整体上,CSCO-UC指南的推荐还是比较中肯的,我们会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级别的推荐,这种推荐模式也是有别于国际指南的。
再者,我们希望能够做成一种pocketbook(口袋书)式的指南,大家在临床中可以随时翻阅;尤其是在临床中能够以问题为导向,遇到实际问题时可以随时查阅指南。CSCO-UC指南的撰写思路也更符合我国临床医生的阅读和使用习惯,许多诊疗建议通过表格化呈现而一目了然。因此,便捷性、实用性也是CSCO-UC指南的一大特色。
02
《肿瘤瞭望》:2023版CSCO-UC指南更新和讨论工作已经启动,能否介绍一下新版指南的外科治疗部分,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张崔建教授:CSCO-UC指南在外科治疗方面的推荐,整体上相较于国际指南偏保守一点,主要体现在保器官治疗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在符合根治性切除条件的情况下而选择保器官治疗。EAU等国际指南对保膀胱治疗有了较为明确的选择指示,但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标准,也没有将保膀胱作为首选推荐。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能够在保障肿瘤控制的安全性前提下,充分照顾到一部分有保膀胱意愿的患者诉求。低级别上尿路上皮癌(UTUC)的保肾脏治疗也是如此,如果选择标准的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虽然肿瘤治疗得更彻底,但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孤立肾患者可能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接受维持透析治疗。因此,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会考虑保肾脏治疗。国内指南往往兼顾医疗水平的差异、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采取能够保障患者利益的、比较保守而可靠的治疗推荐。
另一方面,随着体检筛查的普及,有越来越多早期疾病甚至早癌阶段的患者被发现,低级别UTUC的患者可能会越来越多,通过指南的更新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同样,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这类早期疾病的患者有很多,NMIBC和MIBC的治疗和监测方案有很大差异,前提是要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目前国内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中的切除标本方面也是良莠不齐,我们希望能够指南这样一个指导性意见,对标本的留取(比如切除范围、大小、深度)、送检、报告能够做得更加规范,使得病理诊断结果更加可靠。
03
《肿瘤瞭望》:国内外的指南有很多,CSCO-UC是专门针对尿路上皮癌的指南。对于如何使用CSCO-UC指南来指导临床实践,您有什么建议?
张崔建教授:如前所述,我们希望CSCO-UC指南能够做成“口袋书”的模式,大家在查房、门诊等不同临床场景中都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虽然指南无法面面俱到,如果我们对诊疗方案有疑问,可以进一步查阅文献,也能够拓展我们临床工作的视野。
另一方面,纳入指南推荐的诊疗方案,通常是有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或者经过临床实践证实的,能够保障患者利益的诊疗方案,不一定能代表最新颖的、最前沿的诊疗方案。如果患者不符合标准治疗或者想接受更新的治疗方案,可以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实现。再者,一些创新治疗方案在国内尚未上市或可及性不佳,其推荐级别可能不高(比如Ⅲ级推荐)。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而且更愿意接受这些创新疗法,也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接受新型治疗。
指南是我们临床实践工作的重要依据,但并不能覆盖我们全部的临床诊疗场景。对于超出指南的诊疗问题,还是要通过多学科讨论以及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决策,也可以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我们希望能够开展更多有中国特色的临床研究,用来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总之,CSCO-UC指南是一部兼顾前沿性和实用性、便捷性的临床实践指南,希望指南的更新修订能够为临床医生带来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获得更加可靠、方便的诊疗建议。
张崔建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秘书
科创基金泌尿疾病研究与治疗专委会常委
CACA泌尿殖系肿瘤专委会肾癌学组委员
CUDA青年委员会委员
CRHA泌尿外科专委会ERAS学组委员
北京肿瘤研究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殖肿瘤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