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7月1日,由多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一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血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共同就当前血液病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进行交流和分享。会上,北京同仁医院王亮教授分享了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诊治的最新进展。本刊特邀请王亮教授针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访谈。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6月30日~7月1日,由多家协会联合主办,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一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血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共同就当前血液病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进行交流和分享。会上,北京同仁医院王亮教授分享了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诊治的最新进展。本刊特邀请王亮教授针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访谈。
早期诊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有助于改善预后
王亮教授:中国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发病率较高,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总体而言,70%的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时为早期,治愈率超过80%;30%为晚期,部分晚期患者同时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结果不理想,长期生存率不足50%。所以早期诊断对于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预后非常重要。
早期发现并诊断NK/T细胞淋巴瘤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对于有鼻塞、鼻部异味以及长期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监测,尽早鼻咽镜检查,发现新生物要进行活检,如果活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NK/T细胞淋巴瘤,要多次多部位活检用于确诊;其次,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明确相关,通过定期监测血中EB病毒拷贝数,可以提早发现罹患NK/T细胞淋巴瘤的可能,如鼻炎患者EBV拷贝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拷贝数增多,就必需注意是否有恶性肿瘤转化的可能。
众多中国NK/T细胞淋巴瘤研究帮助改善预后
王亮教授:2020年我们团队在Lancet Haematology杂志发表文章,总结了中国在NK/T细胞淋巴瘤方面的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果。以北京同仁医院为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0年生存率,I期近80%,II期近60%,III/IV期近50%,较欧美国家公布的数据有非常大改进,这些结果主要归功于中国在NK/T细胞淋巴瘤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以及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对于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现在我们认为,单纯放疗并不充足,应在放疗基础上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化疗方案目前主要是以培门冬酶为基础的方案。我们及其他团队的基础研究表明,培门冬酶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最重要的药物,治疗中不使用培门冬酶可能会影响生存。所以早期患者采用培门冬酶联合放疗治疗,其他药物是否使用需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低危或只有非常少的高危因素时,培门冬酶同步放化疗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团队开展的无静脉注射方案,即口服依托泊苷和地塞米松联合肌肉注射培门冬酶治疗早期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总体而言,早期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量减少用药同时不影响疗效。
晚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较低,所以目前我们的研究重点是晚期初治患者的治疗。现在有很多新药,如靶向PD-1/PD-L1的免疫治疗,靶向表观遗传学调控的西达本胺、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还有一些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如PI3K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单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近40%~70%,将这些药物联合治疗初治晚期或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应该也会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此外,既往忽视了移植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晚期或复发难治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或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都可以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
总之,目前中国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实行全程管理,疾病早期时采用放疗联合培门冬酶治疗,疾病复发或晚期时采用有效的靶向免疫治疗,缓解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再复发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这些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为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
更多的NK/T细胞淋巴瘤研究促进改善预后
王亮教授:近年开展的NK/T细胞淋巴瘤研究主要是围绕新的治疗靶点进行,如PD-1单抗,我们团队的基础研究表明,EB病毒可以通过致癌通路使得肿瘤细胞表面PD-L1过表达,奠定了靶向PD-1/PD-L1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理论基础,这项研究结果已被引用近200次,后来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即PD-1单抗单药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近70%。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即PD-1单抗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较低,为了进一步改善疗效,联合使用西达本胺或地西他滨,希望通过进一步调动患者体内T细胞的功能,以取得疗效的进一步改进。
最近一些新型化疗药物,如米托蒽醌脂质体在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上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米托蒽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药物,治疗淋巴瘤的疗效并不理想,但米托蒽醌脂质体改变了药物构造,使得药物能够高浓度的聚集在肿瘤细胞里,甚至因此可以克服一些常规耐药通路,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单药有效率近50%。目前一些复发难治和晚期初治患者,采用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方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此外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如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NK/T细胞淋巴瘤表达CD30,采用BV治疗复发难治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如PI3K抑制剂,单药治疗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率60%,临床实践中我们尝试对晚期患者给予PI3K抑制剂维持治疗,对复发难治患者给予PD-1单抗联合PI3K抑制剂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
最后,还有CAR-T细胞治疗,虽然现在没有太多数据,但个人认为CAR-T细胞治疗可能对复发难治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开展的CAR-T细胞治疗研究包括靶向EB病毒、靶向CD7或CD5和靶向CD56的CAR-T细胞。
总之,有关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非常多,期待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NK/T细胞淋巴瘤预后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王亮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Cancer Medicine杂志副主编
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中国区总编辑
擅长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 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