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海峡两岸控烟与肺癌防治研讨会上,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原主任杨功焕教授发表了《烟草流行与中国疾病负担》的演讲,从控烟及肺癌的防治角度深层次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在首届海峡两岸控烟与肺癌防治研讨会上,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原主任杨功焕教授发表了《烟草流行与中国疾病负担》的演讲,从控烟及肺癌的防治角度深层次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杨教授向《肿瘤瞭望》的记者介绍,肺癌与控烟是医学界的两个重要话题,过去两岸分别针对这两个话题的交流很多,本次会议是首次将控烟与肺癌同时讨论,意义重大。从控烟角度看,控烟专家与研究肺癌的专家共同讨论,能让更多的人尤其临床工作者了解控烟;从肺癌防治角度看,很多临床专家了解控烟是防治的重点,但过去的工作中更倾向于药物、手术等治疗,通过本次会议能真正了解预防肺癌如何做好控烟工作。这样一个跨学科的会议,意义重大。
杨教授还介绍到,对研究肺癌的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控烟都是首位。全球肺癌发生中80%归因于吸烟与二手烟。在中国,导致肺癌的原因更多,过去的室内燃煤污染、现在的室外空气污染、雾霾、油烟、职业暴露等,都对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充分了解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是肺癌防治工作的第一步。
杨教授认为,室外空气污染导致肺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空气污染对肺癌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现在的雾霾中含有的微小颗粒对肺部血管及组织均有危害。已有研究指出雾霾会导致肺癌,这最早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时的雾霾曾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健康。在众多导致肺癌的因素中,烟草居首位,杨教授在今天的演讲中也量化并分析了大气污染对肺癌的影响。
最后,杨教授认为,肺癌的首要防治措施是减少危险因素。烟草方面,可通过国家立法及群众在行动上拒绝烟草;在雾霾方面,要通过国家立法,政府主导,减少大气污染的来源,如汽车尾气、燃煤等。同时要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