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瞭望》的现场访谈中,2023版共识的执笔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史艳侠教授分享了专家共识的重要更新内容和血小板减少的最新治疗策略。本期整理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是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的常见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出血、降低抗肿瘤治疗药物剂量强度及推迟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抗肿瘤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不良预后。为进一步推动CTIT的规范化管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在《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2019版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并已于今年9月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刊登《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2023年10月22日,新版共识发布会在江苏南京盛大举行。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及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在《肿瘤瞭望》的现场访谈中,2023版共识的执笔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史艳侠教授分享了专家共识的重要更新内容和血小板减少的最新治疗策略。本期整理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2023版共识的内容更丰富,与时俱进,更适合当前国情
肿瘤瞭望:作为《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的执笔人,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下本次共识的重要更新内容?
史艳侠教授
2023版共识与时俱进,更适合当前国情
在新版共识更新前,我们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的共同领导下,调研了全国30多家中心的CTIT诊疗现状,发现目前CTIT管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基层医院药物配备不齐全、CTIT管理不规范导致抗肿瘤治疗中断或减量等。此外,随着抗肿瘤和升血小板治疗新药的不断涌现,药物可及性的逐步提高,2019年版共识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现阶段CTIT防治的需求。
因此,我们在2019版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CTIT诊疗现状和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更新,以期能够为临床医生继续提供更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科学、规范的CTIT防治的指导意见,更好地规范临床实践、满足临床需求。
2023版共识以人为本,内容更加翔实
本次更新历时一年左右,召开过多轮会议讨论共识的撰写和修改,直到最终定稿,这使得2023版共识的内容比2019版共识要更加丰富翔实。
本版共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更新:
1.考虑到抗肿瘤新药应用的增加,本版共识将肿瘤治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CTIT)替代了之前的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CIT),并首次纳入了免疫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ICIIT)和靶向治疗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TTIT),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2.调整了CTIT的治疗目标。2019版共识将提高血小板数量作为主要的治疗目标,然而2023版共识提出将减少出血风险、减少输注血小板频次作为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的调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3.进一步优化了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了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的处理策略选择,并将CTIT的诊断、治疗,以及出血风险等融合进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方便实操的CTIT管理流程图。
4.在格式方面,2023版共识提供了更新要点,可以帮助专家们迅速地获得更新的内容,并明确哪些是重点更新内容。
5.在整体形式上,继承了中国抗癌协会共识的原有风格,希望各位专家,能够通过2023版共识了解CTIT的规范化治疗,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
总之,基于前期的调研、对过去的传承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医中药等内容,我们撰写了一部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融合多学科的2023版共识。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药物更多,方法更多
肿瘤瞭望:您认为本共识在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策略方面,有哪些重大的更新与创新?
史艳侠教授
治疗药物更新
治疗策略上最主要的更新是治疗药物的更新。虽然在2019版共识定稿的时候,已经有一些TPO-RAs的临床应用,但是当时TPO-RAs没有获得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适应症,只是探索性的应用,所以2019版共识没有提到TPO-RAs。
但在撰写2023版共识时,临床实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TPO-RAs作为一种新型口服药物,给药方便,与传统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11,rhIL-11)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均不同,针对rhTPO和rhIL-11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使用,还可以与rhTPO或rhIL-11联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总之,TPO-RA类药物如海曲泊帕等可成为CTIT临床治疗的优选之一。
首次制定ICIIT的诊疗共识
免疫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ICIIT)的主要干预方法包括停药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免疫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建议参考成人原发性ITP指南给予相应处理。
本次共识参考了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这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借鉴了中外专家的宝贵经验和国际指南共识中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ICIIT相关治疗内容。
史艳侠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大内科 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肿瘤协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少见病及原发灶不明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青委会常务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主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泛家族遗传性肿瘤防控专业委员会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